正常学者写一篇CNS级的顶级期刊是非常难的,如果没有极佳的创意,以项目推进的方式撰写论文,六七年能发表一篇论文到顶级期刊,就算是天皇老子保佑了。
更多的情况,是一名学者在他漫长的一生中,灵光一现,狗*屎运爆棚,撰写了一篇灵气十足的论文,顺利的发表在CNS级期刊上,仅此而已。他的人生顶峰就截止于这个时间了,而他的后半生,要么教育学生,要么虚度年华。
当然,也有一些方法是有很高几率发表论文在顶级期刊的,比如生物医学中的跟踪记录法:选择一个样本,对其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记录。
比如说,对4000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四十年的跟踪记录,并分析撰写论文,若是内容详实,结论有意义,这就很有可能将论文发表在CNS之流的顶级期刊上,最起码也能发表在顶级的专业期刊上,比如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,或者著名的《柳叶刀》,它们的影响因子甚至比CNS还要高,整体影响力略弱,但对学者的学术生涯具有相同乃至更强的积极性。
不过,大样本和长时间是关键,最后的分析有价值也不容易,有时候天不如人愿,二三十年愣是没有得到好的结论,多年跟踪亦是枉然。
但要是满足以上要求,通常来说,25年以上的跟踪研究,就很有希望发表顶级期刊了,40年当然更稳当。原因很简单,一名学者到独立拥有自己的项目组,基本要在30岁以上,大部分得到35乃至40岁,他们若是从一开始就踏踏实实的做记录,做30年的记录,也到60岁或者70岁了,就是在瑞典这样的国家,可以69岁退休,30年的记录也很难得了。
至于长达四十年的记录,仅仅是这个样本就很具有研究价值,科学家也是人,期刊社也是人组成的,哪怕是顶级期刊,看到这样认认真真,用一辈子的辛劳做出来的成果,也会尽可能的将之发表出来的。
跟踪记录法,可以说是一名普通研究者最容易发表顶级论文的方法了,然而,愿意选择这种方法,并坚持下来的普通研究者,其实很少很少,因为真的坚持了下来,他们也就不普通了。
总而言之,能够发表一篇顶级论文,发表两篇顶级论文,或者三篇顶级论文,都是质的不同。采用最普通的项目推进法,一点时间都别浪费,发表三篇论文也得15年的时间,三十多岁毕业的PHD,拿到自己的,越学越回去了。”
杨锐回头看了他一眼,什么都没说的就往前走,直接到了主厅门口,将邀请函交了,走了进去。
胡教授没有想要他的邀请函,但他确实是想捣个乱,未料到杨锐干脆不接招,反而把胡教授给气的够呛,只好对其他人道:“你们看看,看看,这年轻人,仗着一点本事,无法无天!”
“杨锐那可不是一点本事了,发表一篇CELL,不是说的玩的,人家这个成绩,到了你我的年纪,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东西来呢。”张大勇也不在乎一个将毕业的老头子,顺口就给了他一句。
“塞儿塞儿的,不知道的,还以为把自己的儿子送给美国人了!”胡教授诛连起了CELL。
张大勇摇头苦笑,对领队道:“你照顾好胡教授嘛,没事不要乱跑了。”
领队无奈点头,拉着胡教授坐下,低声劝说。
胡教授一个人坐在靠墙的椅子处,顿时有众叛亲离之感,不禁咬牙切齿道:“一个杨锐就把他们给迷住了,二十岁的年轻人,再了不起能有多了不起?你说是不是?”
领队心想:人家是看你退休了,才不爱理你的。
明面上,领队唯有点头,并重复的劝道:“有事咱们回国了以后再说,在国外,得注意国际影响。”
回国以后,这就不关他的事了。
胡教授哼哼两声,痛心疾首的道:“我就是怕杨锐坏了咱们国家的形象,你看这样的年轻人,最起码的尊老都不懂,让人家美国人看了,要说我们是蛮夷了。就说他的学术,什么钾离子通道,我看都是糊弄人的,这一次,他弄不好就要露馅。”
正说着,就见一名美国人匆匆来到中国代表团前,问道:“杨锐先生,请问杨锐先生是在这里吗?”
“进去了。”有人懵懂的指了一下。
来人道了谢,撒开腿就追了进去。
中国代表团诸人面面相觑,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……
本文中有不解的地方,建议您百度一下百度搜索是全球领先的中文搜索引擎